不可坐不安席
兴航周语/总212篇 4月28日/星期一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有一词“坐不安席”,这一词语多用来形容一个人心中有事、坐立不安,进而现在引申为不能安于本职、安心工作。由是联想到,在职场中,坐不安席者亦大有人在。有些人既无深耕本职的定力,又无另辟天地的魄力,虽身在岗位,但心在云端,始终不能安心、用心、专心地履职尽责、打理工作,日常习惯性敷衍了事,经常想着另觅他处。如今,这种坐不安席之症正在职场上悄然蔓延,对此,我们理应保持高度警惕。
坐不安席,对于干部来讲会严重影响团队发展。试想,倘若一个部门的领导不能安坐于席、专心履职,只关心薪酬待遇,缺乏责任担当,时刻心思飘忽,事事拖沓怠惰,其消极态度必会如暗流涌动,悄无声息地侵蚀团队士气,下属必然无法安心工作、认真履责。这种集体性的精神涣散,会直接瓦解一个团队最珍贵的执行力、凝聚力、战斗力。整个团队又如何能够做到朝气蓬勃、团结一心、攻坚克难、无往不胜呢?
坐不安席,于个人精神心理上是一种严重内耗。试想,相对于站在十字路口左顾右盼、犹豫不决、患得患失的反复拉扯,能够爱岗敬业吗?反之内心安定、目标明确、有序行进时我们会觉得更轻松。前者看似没做什么,其实恰似那无根之萍,始终神思游离,内心一直在进行着无休止的辩论和角斗,如同在迷雾中毫无方向、原地转圈的旅人,既没有到达目的地,又耗尽了全部体力,最终形神俱疲、心力交瘁。
坐不安席,于个人能力提升上是一种致命阻碍。我们都知道,一个人职业能力的锻造需要潜心钻研、专心致志、用心沉淀,需要熔炉般持续的热度,而坐不安席的浮躁心态却好似反复开合的高炉,绝不可能锻炼出一块好钢。当一个人对每项工作都抱着“临时将就、明天再说、差不多就行”的心态,其专业技能就难以突破量变而达到质变。长此以往,曾经借以立足的才能也会在懈怠中逐步退化,被同行远远甩在身后。
坐不安席,于个人事业发展上是一种原地踏步。事业发展的轨迹犹如登山者的足迹,需要步步为营地向上攀登。当他人都在各自岗位上深耕细作,在专业领域开疆拓土,拓展资源、提升技能,一步步稳健攀升时,那些坐不安席者却在年复一年地蜻蜓点水、蹉跎岁月、虚度光阴。待年与时驰、意与日去,仍在原地踏步,而昔日同起点之人早已功成名就。这时才会惊觉,正是自己的焦虑浮躁,使得大好前程付诸东流。
长远来看,坐不安席者最终往往难有一席之地。目光敏锐的管理者,绝对容不得此类蛀虫在团队中长久盘踞。因其日久成习,每一天的苟且敷衍、心不在焉,都在为明天的淘汰出局埋下伏笔。即便侥幸另跳他槽、入职新岗,但旧习难改,仍旧会坐不安席,很快又会陷入相同困境,届时业界口碑每况愈下,职业道路越走越窄,直至进退维谷,再无立锥之地。
古语云:“心安事隆。”对比古今,道理相通。职场之人,当鉴坐不安席之弊,修安心笃志之功。既择一业,便怀敬畏之心;既入一司,则尽忠诚之责。不以外界诱惑困扰本心,不因一时困厄自乱阵脚。将案牍劳形,当作磨砺心智之机;将繁杂事务,视为锤炼能力之石。果能如此,自会形成独特的职场定力,上级的信任、同僚的尊重、行业的认可都将如百川归海。这看似笨拙的坚守,实则是抵达职业进步最快的捷径,因此不论干部还是从业者不可坐不安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