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为人生设限
兴航周语/总209篇 4月7日/星期一
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是我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突破3亿的电影,截至清明前夕,其全球票房已突破155亿。电影中的魔童哪吒脚踏风火轮,以火尖枪劈开天雷牢笼的瞬间,既是神话世界的视觉奇观,也是当代社会的精神隐喻。在我看来,这部现象级动画早已超越娱乐产品的范畴,成为映照当代人突破生命界限的文化镜像。那个喊出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的英雄少年,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:生命在于突破,不必为人生设限。
一、不为身份设限,打破固化的标签。哪吒生而为魔丸的宿命设定,恰似现代社会强加于个体的身份枷锁。在社会中,我们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身份标签,如职业、性别、出身等。这些标签往往会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无形障碍。很多人因为拘泥于自己的身份而错过了许多发展的良机。其实,我们应该认识到,身份只是一个外在的标识,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内在能力和发展潜力。无论我们身处何种身份,都应该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,尝试不同的可能,实现多元化的发展。魔童可以成为救世主,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。
二、不为想法设限,推倒思维的篱笆。影片突破性的“水墨动态渲染引擎”,将传统水墨的氤氲气韵注入3D动画的骨骼,这种技术革命本质上是思维模式的颠覆。导演饺子就是现实版的哪吒,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,用数字技术重新定义了东方美学。在日常生活中,如果我们总是按照常规思路去解决问题,很可能会陷入困境。很多时候,要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,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。爱因斯坦曾说过:“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。” 有时候,一个小小的思维转变,就可能为我们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。
三、不为能力设限,勇于跳出舒适区。电影中的哪吒每次面对外界的敌人、内心的挣扎、命运的束缚时,总是选择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。每一次重大的挑战和困境都成为了他突破自我、能力提升的契机。这些突破使他从叛逆不羁的少年一路成长为了有担当、有责任感的英雄。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,虽然没有主角光环,但如果能够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,有针对性地给自己设定目标、不断挑战,那么每一次成功地跳出舒适区,都将是一次自我超越的过程,都会获得肉眼可见的成长、进步和发展。所以,别尽想“我不行”,要多说“我可以”。
四、不为年龄设限,活出崭新的自我。很多观众不知道,电影中无量仙翁的配音演员是89岁的王德顺,这位“最飒爷爷”40岁学英语,50岁当“北漂”,79岁上台走秀,85岁考取飞行驾照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年龄无束缚、人生不设限。传统观念认为,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做符合这个年龄的事,否则就是不切实际。其实,年龄只是一个数字,它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生活状态和追求。生命的精彩程度与生理年龄无关,只与心灵的新鲜度成正比。无论年龄多大,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,都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五、不被过往所限,永远在突破的路上。电影最后有句台词:“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?”“我想试试。”时间消磨了东海龙王对抗世界的勇气,却没能掐灭少年们心中的火焰。尽管不知道要面对什么,但那又如何,“我想试试”!生活中,我们很多人就是少了这种试一试的勇气。怕疼、怕受伤、怕吃亏、怕风险?其实,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?来路唯一,但去路无限,不妨勇往直前,尽管去试。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过去,无论成功还是失败,那都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阶段,它不应成为我们的包袱。不妨把目光放得更远些,朝着新的目标不断努力,永远走在突破的道路上。
其实,如果我们回望过去会发现,很多限制不是来自于社会或他人,恰恰是来自于我们自身,是我们为自己设置了一道道无形的枷锁。AI时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破除自我设限的勇气。我相信,生命的本质正是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。那些敢于跃出身份牢笼、突破思维边界、跨越能力鸿沟、笑对年龄渐长、不断革故鼎新的勇者,必能在生命原野上踏出一条通向星辰大海的通天大道,定会创造出有限人生的无限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