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智时代高校教师如何蜕变?宋兴航校长用“四重转变”与“九问”答案擘画教师成长新路径
8月26日,我校在艺术大楼大礼堂举行2025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开班仪式。省政协常委、校长宋兴航教授以“数智时代高校教师的角色、成长与蜕变”为主题为全体教师作第一讲,通过“四重转变”与“九问”擘画数智时代高校教师成长新路径。党委书记薛智主持。
“数智时代教师应该如何重新定义自身的角色?应该怎样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?”讲座中,宋兴航校长结合2025年高等教育界的两件大事——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与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,深入剖析了数智时代高校教师所面临的角色重塑与能力提升问题。他从“数智时代高校教师角色的四重转变”“数智融合背景下教师的能力提升路径”以及“‘九问’以问促思,以思促行”三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,为教师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方向。
宋兴航校长提出,在数智时代,高校教师的角色正经历四重深刻转变:一是从“知识的权威传道者”变为“学习的首席设计师”;二是从“讲台上的独角戏教员”变为“学生成长的教练与陪练”;三是从“学科领域的专才”变为“跨界融合的策展人”;四是从“价值观的传递者”变为“智慧与温度的守望者”。“我们的角色必须更强有力地向智慧与温度的守望者转变。这份情感的连接和精神的引领,是数智时代教育最后的压舱石,也是教师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使命。”他讲到。
“每一位教师都要清晰地看到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教学生态的大趋势,认识到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”。宋兴航校长指出了教师数智化赋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需统筹处理教师自身实践成长、学校专题培训与产教融合三者关系,要主动思变求新,注重学用结合;精准培训引领,持续发力保障;产教融合赋能,拓展实践平台,才能实现教师数智化赋能的高效推进,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讲座中,宋兴航校长通过“九问”,从事业认知、民办教育认同、创新能力、竞赛参与、团队协作、学生中心理念、机会创造、格局视野、品牌打造九个维度,引导教师以问促思、以思促行,明确自身成长方向。
宋校长与教师现场互动
讲座现场气氛热烈,宋兴航校长与教师就“如何看待民办高校发展”等热点话题进行现场互动,并结合撰写的三篇“兴航周语”——《请勿唱衰民办高校》《刍议民办高校收费》《洞见民办高校生命线》,从不同维度深入剖析问题、提出发展思路,其深刻的见解与务实的观点引发了全体教师的强烈共鸣,多次响起热烈掌声。
参加培训教师纷纷表示,宋兴航校长从数智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切入,清晰阐释了高校教师的新角色定位,也指明了能力提升、职业成长的具体路径,内容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指导意义,受益匪浅。
“教师发展中心将结合宋兴航校长提出的‘精准培训’要求,进一步深入教师群体调研需求,优化培训体系,真正让培训服务于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化成长,助力学校教师队伍数智化能力整体提升。”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牛鑫说道。
作为教学管理干部代表、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瑞谈到:“宋兴航校长关于产教融合与教学团队建设的论述,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清晰思路。我们将推动学院教师深度参与产教融合项目,加强学科交叉教学创新团队建设,把‘以学生为中心’的理念融入教学管理全流程。”
“听了宋校长的讲话,我更加坚定了教学创新的方向。”三创学院副院长白龙杰说道:“未来将继续以‘学习的首席设计师’为目标,利用数智工具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教学场景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,为学校赢得更多荣誉。”
本场讲座是学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,未来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、AI智慧课程等,持续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专题培训与研讨活动,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、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,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、创新型的新时代教师队伍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梁太瑞/报道
马瑞/摄影